特利尔的幽灵梁衡 整体感知• 本文描写作者造访马克思故居的所见所闻,回顾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评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心中神圣、崇高的情感。本文思想深刻,视野开阔,次啊料繁富,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情感与哲理相结合,述事与议论相结合,是一篇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散文。全文段落层次• 一层( 1 段),开篇解释幽灵• 二层( 2-3 段),写作者在马克思故居所见,以及故居的历史。• 三层( 4-5 段),写马克思散文革命实践和“特利尔的幽灵”的传播历史,以及在当代的影响。• 四层( 6-7 段)写“特利尔的幽灵”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五层( 8-9 段),写特利尔小镇所见及遐想,结束全文。• 第一层释篇名,是为破题,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 二层介绍故居,这是全文抒怀写意的基础:• 三层介绍“特利尔的幽灵”的历史和影响,是顺承第二层思路的自然发展:• 四层写“特利尔的幽灵”在中国的命运,又是顺承迪斯尼层的自然联想:• 第五层写特利尔小镇。• 本文不是一篇纯正的游记散文,写景、叙事不多,大量的都是论事说理,也就是说写实少而写虚多。文章的思想情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地表达对革命导师、对革命理论的盲目崇拜的层面上,而是写出了“特利尔的幽灵”在现代的命运,更写出了它在中国的命运,也就是写出了“特利尔的幽灵”的历史和新发展。提取文本信息•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无穷磨难的原因是什么?(第六段)•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习惯于崇拜神威,按照权威的意旨行事而不会思考。有些人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简单套用革命理论而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必然带来悲剧。• 2. 毛泽东、邓小平摒弃了“洋本本”,使“幽灵”在中国“显灵”。“显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第六段)• 指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 结合文意,谈谈如何理解第八段中“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这句话。•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都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较慢长的过程,都存在一个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期待立竿见影,是错误的认识。• 结尾段作者说:“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们不能将理论当做教条来用,更不鞥将革命理论奉做神灵,一定要学会经革命理论与革命是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