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一节 传记阅读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①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为基础;②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考查重点;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难点和热点。很多考生秉承文学类文本复习的思想,只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等几个考点,忽视了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新课标要求。【考情快递】【一轮诊断】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文章阅读一般的考查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❶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❷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❸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二轮定向】❹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❺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审题 与答题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 1956 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2012· 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 10 倍、 20 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