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序号 S9.3 授课班级 11 综高班授课课时 1 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课授课章节名 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理解斜线、斜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2.会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教学重点1.作出(找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并求解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教学后记1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一、引入:探究 如图,划竹筏时,船工先是用力将撑杆垂直插入河底,随着船的前行,撑杆就会越来越倾斜,怎样表示撑杆相对于水面的倾斜程度呢? 二、新课讲解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过斜线上一点(除斜足外)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与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如图 9-32,直线为平面的斜线,斜足为,直线为平面的垂线,垂足为,直线就是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与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特别地,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角.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变化范围是。 图 9-32思考交流 从平面外一点向平面引斜线段,如果斜线段的长相等,那么它们在平面内的射影相等吗?三、例题讲解例 1 如图 9-33,在正方体中,求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解:是正方体,平面,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 2PAOPAO ABCD1A1B1C1DABCD1A1B1C1D是与底面所成的角, 图 9-33在中, BC,CC1=BC,故与底面所成角为 45°. 问题解决 如图,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顶到塔底为 100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 米,求当时该塔与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练习 1.如果两条直线与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吗?2.已知斜线段的长是它在平面上射影长的倍,求斜线段与平面所成的角.3.如图,在长方体中,,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第 3 题)4.如图,长方体的棱长分别为,求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CB1D1DA1AC1B5.空间四边形的各边及对角线相等,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3 ABCD1A1B1D1CABCD1A1B1D1CBCDA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