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 梭罗神 的一滴耐人寻味的图片: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向读者暗示着什么?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小 木 屋• 梭罗( 1817--1862 )•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散文家,文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芜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1845-1847 年隐居山林, 1854出版了《瓦尔登湖》。亨利•大卫•梭罗( 1817-1862 )在瓦尔登湖只生活了两年,但是后人已经把他和瓦尔登湖紧密联结在一起。1985 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因而他笔下的自然令人身心愉悦,飘扬着无拘无束的心灵牧歌。与质朴的自然观相呼应,梭罗运用朴素的语言,保持了文章的嫩绿和新鲜——有时候,这甚至会让人感觉不够成熟。这也被看成美国自然文学的特征之一:读者和作者没有距离,就像自然和描绘它的作者之间没有距离一样。 神的一滴 第 1 段 对湖光山色的礼赞 第 2段进一步描述生态的行为及其恶果作者荡舟湖上,引导人们进入一个真实的瓦尔登湖中 第 3段第 4段第 6段第 5段写出了瓦尔登湖的坚韧和顽强回溯瓦尔登湖诞生的历史,赞美瓦尔登湖的博大永恒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魂荡涤效果上升到无比崇高的地位。分析品味:1.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明确:在作者心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将湖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明确: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他们相信以圣洁的恒河之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消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恒河之水”作比,足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