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武术教学初探摘 要 小学生的武术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少年儿童的武术教学不同于成人教学,首先教学手段是少儿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的。成人的注意力分散的时间频率一般为每十五分钟一次,而少儿的注意力一般在短短几分钟最多十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在课堂的组织工作尤为重要,如详尽的教案内容,课堂上形象化的讲解,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少儿武术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中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少年儿童 武术教学 教法 课程节奏 前言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少年儿童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年儿童武术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我对武术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教法的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武术的教学的程序不能等同一般的教学,一般的教学的教学程序为:开始部份(师生问好等)--准备部份(做热身活动)--基本部份(学习动作或复习等)--结束部份(总结);而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可以在开始部份直接与基本部份连接,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程的后期大多注意力分散,在课的开始部份注意力较集中,所以,其教学程序应该为:开始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1、形象化讲解 在教学讲解时,形象化讲解是小学生武术教学的生命,讲解动作时需要形象化,而组织练习时也需要形象。一般武术的教学都比较乏味,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选择教法时要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意讲解的形象化、趣味化。武术中的术语较复杂,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将术语和动作名称形象化、趣味化,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每一个动作取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