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沉与浮第 1 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JK·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新课导入实验 :( 1 )把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鸡蛋下沉;( 2 )向水中撒入少许食盐,并轻轻搅拌,发现鸡蛋慢慢上升,停止加盐,鸡蛋悬浮在水中;( 3 )再继续加入食盐,发现鸡蛋继续上升,最后露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述三种情况下,鸡蛋有几种状态?先下沉,接着开始上浮至悬浮(水中静止),后来又上浮至漂浮。那鸡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四种状态(下沉、上浮、悬浮和漂浮)呢?这就是物体的浮沉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新课推进知识点 1 漂浮、上浮和下沉实验: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前)各受到什么力?浮力、重力 .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因为 V 排相等,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 F 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当物体受到的力为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由此可见,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 1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 F 浮> G 蜡,所以蜡块上浮 . 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 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 F浮减小到与重力 G物相等时,即 F浮 =G蜡,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 F浮> G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漂浮状态时, F 浮 =G 蜡。( 2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 F浮< 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 F 浮、 G 铁和 F 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 F 浮< G 物,物体下沉,最终沉底。我们比较一下蜡烛、水、铁块的密度大小关系。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刚才,我们向水中加入食盐,发现鸡蛋上浮。向水中加入食盐,水的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大于鸡蛋的重力,所以鸡蛋就上浮。由此可见,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下面请大家一起观察“盐水选种”的实验,并说说如何判断哪种稻谷米粒最饱满,为什么?实验:将一把稻谷撒入盐水烧杯中,一部分稻谷米粒沉入水底,一部分稻谷米粒漂浮在水面上。沉入底部的稻谷米粒最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