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 ·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 ·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一 知识课堂:如何读懂文言文每年高考中,总有一部分考生把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看得相当困难。究其原因是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读懂所选文章,从而无法快速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准确分析人物品行和概括文意要点,这样导致了部分考生理解翻译能力不强,不能准确地判断选择答案,造成得分甚少的不良后果。其实,如果正确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做文言文阅读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总结以往经验,下面的方法技巧,需要我们多去实践。第一步:整体快速阅读,粗略弄懂大意阅读时,可先看选文出处,弄清选文文体类别,再快速浏览文章主要信息,粗略概知文章大意。需要提醒的是,在阅读时,最好先参看一下题目设置中的内容观点概括分析表述题,据此可帮助你迅速弄懂原文内容大意,快速理解甚至翻译原文中难理解的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对弄不懂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弄不懂的个别句子,要学会“跳过去” ( 跳读法 ) ,不要在这里过多纠缠,以提高阅读做题速度。第二步:依据文本特征,把握主要信息高考中几种常见文言文体的阅读概要如下:(1) 古代人物传记关键点作用或意图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功过和精神传记往往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说明人物的主要贡献和过错。我们只要能够抓住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正确认识人物的功过是非,品评人物的精神品质。关键点作用或意图抓次要人物——从侧面了解主要人物看看作品除了写传主外,还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对刻画传主形象起了什么作用。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抓记述人物的方法——领会人物的心理精神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记述人物的具体方法手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初步鉴赏的目的。(2) 古代议论性散文关注点阅读目的辨题识体,明确写作目的“ 论”是论断事理;“议”与“辩”,侧重于反驳、辩驳、辩论;“原”,是推本求源;“说”多着眼于说明、申释;“解”则偏重于解释疑难。文题,通常会表明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和表明的体裁,去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阅读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通读全文时,在理解掌握文句的前提下,得先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如 2011 年山东卷的《管子》节选,文中论及的话题和观点是:齐桓公想通过治理民政、修明政事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