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文献综述】VIP免费

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1/5
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2/5
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3/5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1 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研究1.1 情绪劳动情绪劳动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Hochoschild 于 1979 年提出。她在 1983 年出版的著作《情绪管理的探索》一书中对空姐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她们除了生理方面的要求外,更需具有情绪方面的要求: 必须时刻应付乘客和她们自己的情绪问题。书中还探讨了情绪劳动的结构和维度、影响情绪劳动的因素以及情绪劳动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 Hochschild 还提出员工管理情绪有两种方式: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表层扮演是指员工调节情绪表达,使之与组织的要求相符;深层扮演是指为表达组织期望的情绪而对真实情感进行调整,使其一致。( Ute R. Hu ¨lsheger,Jonas W. B. Lang,2010)表 1-1 情绪劳动定义汇总学者年代对情绪劳动的定义Pumam&Mumby 1993 情绪劳动是个人为了完成任务,而隐藏或控制某种情绪表现,它代表的是一种角色行为及个人在公众下的努力。Ashforth &Humphrey 1993 情绪劳动就是表达适当情绪的行为,所谓表达适当情绪的行为时指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这个定义强调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是管理内心的感受。Morris &Feldman 1996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通过努力,计划和控制使自己表现出达到组织要求的情绪行为。Ashforth &Tomiuk 2000 遵循(或试图遵循)展示规则或情感要求的行动。这些展示规则与情感要求规范了工作中的情绪表达。Grandey 2000 为表达组织期望的情绪,个体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加工。Diefendorff &Gosserand2003从心理控制论的角色,将情绪劳动界定为对情绪失调的监控和调节的加工过程。资源来源:谭亚梅. 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河南大学,2008.Hochschild 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学者的重视,直到20 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初期, Rafaeli 和 Sutton 针对不同职业进行一系列质化研究之后,情绪劳动开始引起注意。 在 Hochschild 研究的基础上, 许多学者对情绪劳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情绪劳动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以Hochschild、Ashforth&Humphrey以及 Morris&Feldman 对情绪劳动研究领域影响较大。 情绪劳动定义总汇如表1-1 所示。( 谭亚梅 ,2008) 情绪劳动本质上是个体根据组织制定的情绪行为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情绪调节行为。也就是说,情绪劳动的核心是组织中的员工对情绪进行调节的过程。图 1-1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