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词赏析唐代名词赏析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品评】这是一首怀人词, 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 ”是说暮烟浓密, “伤心碧 ”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 “竹郎庙前多古木, 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 ”两句为近景, 用一 “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 “有人楼上愁 ”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 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 ”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 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之语。词中着一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 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 “空伫立 ”之 “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品评】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 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 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 而且还流播海外, 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 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