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诗词五首一二三一、字音字形 刈.麦( ) 陇.( ) 饷.田( ) 秉.( ) 荷箪..食( ) 曾.不事农桑( ) 俸禄.( ) 岁晏.( ) 戟.( ) 干戈.( ) 寥.落( ) 踌蹰..( ) 宫阙.( ) 龚.( ) yì lǒng xiǎng bǐng hè dān zēng lù yàn jǐ gē liáo chóu chú què gōng 一二三二、重要词语 1.荷箪..食: 2.饷田..: 3.岁晏.: 4.起.: 5.落红..: 荷,扛,担。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晏,晚,迟。 做官。 落花。 一二三三、作者介绍 (1)白居易(772—846),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有《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 (2)杜牧(803—852),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有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一二三 (3)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抗元兵败被擒,就义于大都柴市口,年 47 岁。著有《文山集》。 (4)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5)张养浩(1270—1329),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表现出对下层人民的极大同情和爱护。 1.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在熟悉《观刈麦》内容的基础上,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 点拨:“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太阳灼晒,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 )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2.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点拨: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屈死风波亭;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