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怀疑与学问一、字音字形1. 识记生难字程颐.(yí) 譬.如(pì) máng(盲)从 停滞.(zhì) 2. 读准多音字 记载.:zǎi 其他读音:zài 组词:满载而归 二、重要词语1. 譬如 : 比如。2. 腐草为萤 : 腐草化为萤火虫。3. 虚妄 : 没有事实根据的。4.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 , 自己就溃败了 , 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 , 经不起反驳或责问。5. 流俗 :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 含贬义 ) 。6. 墨守 : 固执拘泥 , 不会变通。7. 停滞 : 因为受到阻碍 , 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三、作者简介顾颉刚 (1893—1980), 字铭坚 , 江苏苏州人 , 历史学家。代表作品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三皇考》等。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作者运用哪两个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 : 本文的论点是 :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分论点一是 :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二是 :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2.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点拨 : 本文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 : 文章开头引用了古代著名的大学者程颐和张载的话作为论点 , 又作为论据 , 很有说服力。中间又引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并做了阐释 , 这“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 , 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 与该段的论点十分切合。举例论证 : 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 , 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 , 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 怀疑确有必要。为了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又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疑的事例。用这些事例作为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3. 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