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 隋 二世而兴唐 隋炀帝 唐高祖 李渊 秦 武则天 无字碑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 女皇帝 — 武则天 有“贞 观 遗 风”唐 昭陵全景 他 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盛世 文才武略 君临天下 他 统 治 时 期…… 他 他 统 治 时 期 庙 号: 唐 太 宗 名:李 世 民 年 号: 贞 观 政 治 清 明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国 力 增 强 史称:贞 观 之 治一、贞观之治1 、阅读教材中“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两个子目,请回答:( 1 )唐朝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 2 )“贞观之治”指的是什么?( 3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618 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 年 )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李世民唐太宗 贞观 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舟所以比人君 ,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 —— 《贞观政要》 (1)(1) 请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 )通过这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注意“戒奢从简”,1、吸取隋亡的教训房玄龄杜如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魏征原因:1、吸取隋亡的教训2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 3 、唐太宗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科 举 发 展人 才 辈 出 政 治 清 明 天 下 归 心房玄龄杜如晦“ 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1、吸取隋亡的教训2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 3 、唐太宗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4 、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文化——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政治——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经济——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法律——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唐朝雨中耕作图 国 泰 民 安经 济 发 展 武则天( 624~705 )是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