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 熟练诵读课文2. 理解文章内容3. 琢磨人物语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检查预习情况活动一、看谁了解得多目标:了解有关《战国策》与战国时间: 10 分钟过程:1. 请各组将其准备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可以借助卡片、幻灯片、投影仪。2. 若学生展示的内容不全,教师还可作补充(借助投影) 教师在和同学一起欣赏完其余学生的资料后,还可进行一些补充演示。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 33 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 452 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 216 年),共 245 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活动二、看谁读得好目标:读准字音及断句时间: 25 分钟过程:1. 各组从文章中找出有读音障碍的字 3-5 个(如生字、多音字、通假字),请代表写在纸上。2. 各组成员分工协作,借助工具书解决障碍。3. 各组代表领读字音。4. 各组派代表范读课文。5. 大家当场评出读得最好和最差的组,并请读得最差的组集体朗读一遍课文。 我 吾与徐公孰美? 吾 莫不有求于王。 活动三、看谁理解得深目标:梳理归纳“朝、孰、方”等词 语的义项,理解文意。时间: 25 分钟过程:1. 指导各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梳理归纳“朝、孰、方”等词语的义项。2. 各组代表宣读查阅的答案,其他组可进行补充。3. 运用多种方式诵读课文,理解、体会文章基本内容。 例句出处意义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 · 廉颇蔺相 如列传》 上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孰例句出处意义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 · 隆中对》代词,“谁”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士者?非兹潭也欤?《钴姆潭溪小丘记》代词“什么”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熟”“仔细” . 方例句出处意义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 · 邹忌讽齐王钠谏》方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