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直到 18 世纪初,人们仍然认为植物是从土壤中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元素的。 1727 年 S. Hales 提出植物的营养有一部分可能来自于空气,并且光以某种方式参与此过程。那时人们已经知道空气含不同的气体成分。 1771 年英国牧师、化学家 J. Priestley 发现将薄荷枝条和燃烧着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蜡烛不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同一钟罩内,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因此,他在 1776 年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由于燃烧蜡烛和小鼠呼吸弄“坏”的空气。接着,荷兰医生 J. Ingenhousz 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于是,人们把 1771 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代。 1782 年瑞士的 J. Senebier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证明, 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O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804 年 N.T.De Saussure 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第一次定量测定,指出水参与光合作用,植物释放O2的体积大致等于吸收 CO2的体积。 1864 年 J.V. Sachs 观测到照光的叶片生成淀粉粒,从而证明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