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宏观背景环境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一 地理位置与范围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水上游。东邻衡阳,南接永州和广西桂林,西连怀化,北抵娄底,地处北纬 25о58′~27о40′,东经 109о49′~112о5′之间,总面积 20876.1km2,占湖南省总面积的 9.8%。其幅员面积在全省 14 个市(州)中位列第三。邵阳市城区东至衡阳县界 57.5km,南至东安县界 43km,西至黔阳县界 101km,北至冷水江市 37km,距省会长沙 181.5km。二 地质地貌距今 8 亿年前,境内发生雪峰造陆运动。奥陶世至志留世的加里东造山运动使已有地层普遍成为区域变质岩,并发生紧闭线形褶皱,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晚二迭世早期地壳震荡,海水进退频繁,境内为三角洲地带,在沼泽地段植物空前繁茂,形成多个成煤沉积旋回,为境内主要成煤期。2.25~1.90 亿年前的印支运动,境内为强烈褶皱的造山运动,弧形构造、北东向构造开始形成。燕山期多北北东向断裂和褶皱的强烈活动。北北东向构造是境内占主导地位的构造,它构成了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骨架。市境内地层发育较全,除缺失下泥盆统上第三系外,从元古界板溪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露头。其中板溪群、中上泥盆统、石炭系最为发育,出露亦最广。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过度地带。西部雪峰山脉系云贵高原的东缘,东、中部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境内北、西、南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丘陵起伏,平原镶嵌其中,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地貌。山地、丘陵、岗地、平 原 各 类 地 貌 兼 而 有 之 , 分 布 面 积 分 别 占 全 市 总 面 积 的66.32%、20.12%、5.20%、5.18%,其余为水域面积。整个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顺势向中、东部倾斜,呈东北向敞口的簸箕形。最高峰为城步苗族自治县东部二宝顶,海拔 2021m;最低处是邵东县崇山铺乡珍龙村测水岸边,海拔仅125m,地势比降为 10.25‰。 全区的地貌特征表现为:(一) 向东北敞口的簸箕形盆地境内西面是高大巍峨的雪峰山脉,南起城步,向北经过武冈、绥宁、洞口县后出境。南段海拔在 1500m 以上,北段海拔在 500-1000m 之间。北面是雪峰山脉的支脉—龙山山脉,海拔 1000m 以上的山峰有 7 座。南面为越城岭北部,海拔一般在 1000m 以上。东部、中部多为小型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向东北敞开,和衡阳、双涟盆地相通的簸箕口。(二) 岩溶地貌广布邵阳市分布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面积为 6866.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