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 9 月月考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凝香斋① 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 1071 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 1072 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此时诗人无心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如白云一样纯静的湖水,让人心灵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D.本诗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3——4 题下方山【南朝·梁】 何逊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注】方山:六朝时渡口。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舟归乡的情景。B.“繁霜”“苦雾”都是蕴含了悲伤忧郁的情感意象。《诗经· 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鲍照《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其中的“繁霜”“苦雾”也表达此种情感。C.最后四句,将作者归途渐近、 心情愈加忐忑,反而将愁肠翻滚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逼真地刻画了出来。D.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将寻常情,眼前景,妙手写来,波澜层生,加之整首诗对偶工巧,连用叠字,妙用比喻、拟人,更增加了一层和谐的形式美。4.诗歌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5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22 分)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