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考试卷VIP免费

语文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考试卷_第1页
1/5
语文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考试卷_第2页
2/5
语文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考试卷_第3页
3/5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综合测试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6 分)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 分) 2.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6 分) 3.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6 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7 分)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 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开头十四字,“冷冷清清”写的是 ,“惨惨戚戚”写的是 ,表现了词人 。(6 分) 5.“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 是 描 写 , 既 写 了 ,又写了 。(5 分) 6.请简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的妙处。(6 分) ① ②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2 分)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 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容?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7.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4 分) 8.翻译下列的句子(8 分) ①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 ②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 四、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12 分)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9.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4 分) 10.请就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8 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9 分)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1.第一句中“铺”字换用“照”字,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2.“可怜”意思是 (2 分) 13.根据诗意,写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4 分) 六、阅读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考试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