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一、 试卷整体情况分析本次语文期末测试,从整体能够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题量不小,孩子们刚升入三年级,尤其是第一次拿钢笔答题,第一次自己审题。这对孩子们是一个挑战。这次试卷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不够理想。二、考试结果及分析:本年级应考人数 185 人,实考人数 184 人。具体结果分析如下:数据班次拼音基础知识积累阅读作文总 得点 数平 均得 点总评等级优A率% 达优率% 达标率% 一班14.72 26.30 13.63 7.27 12.66 3505 74.57 良4.25 36.17 91.49 二班14.90 26.92 13.90 7.56 12.75 3507.5 76.25 良2.17 41.30 91.30 三班15.08 27.91 14.87 8.13 13.96 3607.5 80.17 优6.67 64.44 95.56 四班14.79 27.36 13.43 8.39 14.83 3640.5 79.14 良19.57 58.70 95.65 年级14.87 27.12 13.96 7.84 13.55 14260.5 77.5 良8.17 50.15 93.5 三、各题具体分析:第一部分:拼音调频室。错例及分析:精致的“致”写成了志气的“志”“质”;招呼的“呼”写成了“乎”;同时对于“假装”的“假”、勇敢的“敢”、都有不同程度的错字。“敢”字写成了“取”;题目的要求是“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可是有的学生却是“对勾”。还有的学生丢题。造成了失分的原因是: 学生不够细心, 对于生字的掌握不扎实。 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自主审题,有的学生没有审清题。本来是“圈出”孩子们打的是对勾。第二部分:基础总动员(1)选字组词错例及分析:观测的“测”选成了“侧” ;册封的“册”选成了“测” ;忘却的“却”选成了“确”;确实的“确”选成了“却” ;还有个别学生不是选字组词,而是成了组词。如:(册封)封,属于没有审清题。失分原因:对于形近字的意思不能很好的理解。造成不能准确区分。(2)照样子,填词语错例及分析:让写带有“蓝”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结果学生写了“嫩绿、深黄”失分的原因:没有审清题。(3)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错例及分析:学生们把“待客”的“待”理解成了“对待”;把“相待”的“待”理解成了“招待”;把“待着”的“待”理解成了“等待” 。失分的原因: 对于词语的理解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