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VIP免费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_第1页
1/5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_第2页
2/5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 事情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航空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1991、1992 两年,美国航空公司的赤字总额累计达80 亿美元。曾经盛极一时的TWA、大陆、西北三家航空公司均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 但一家名叫西南航空公司的小企业却在一片萧条气氛中异军突起,并在1992 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25%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佳绩。 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该公司—贯坚持的营销战略和赫伯特·克莱尔的出色领导。这是一个小企业战胜大企业的经典案例。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期。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航空业等新兴工业蓬勃兴起。20 世纪60 年代末,美国GNP 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交通工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飞行以及快速舒适的特点受到广泛青睐。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美国有约莫7 条国内定期航线。但当时的大航空公司更热衰于跨洋长途飞行,对短程空运业务则不屑一顾。而国内日趋频繁的商务旅行与美国过于广阔的疆土使短程运输业变成了有利可图的“战略性机会窗口”。1967 年,克莱尔律师与罗林·金在餐桌上发现了这个窗口。他们以56 万美元建立起西南航空公司,开始在大航空公司夹缝中生存。 成功的营销策略 1968 年,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后,只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乐尼奥 3 个城市间的短程航运业务。在巨人如林、竞争残酷的美国航空界,克莱尔对战略性营销初始战略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在寻找“战略性机会窗口”,即市场切入点是通过SWOT 分析法来实现。S 即Strengths(长处),W 即 Weaknesses(弱点)以及O 即 Opportunities(机遇),T 即 Threats(威胁)。前两者为企业内部因素,是可控变量;后两者是外部因素,属非可控变量。但是,它们可以被利用。 通过SWOT 的系统分析法,西南航空公司进行了正确的市场定位。20 世纪70 年代,西南航空公司只将精力集中于得克萨斯州之内的短途航班上。它提供的航班不仅票价低廉,而且班次频率高,乘客几乎每个小时都可以搭上一架西南航空公司的班机。这使得西南航空公司在得克萨斯航空公司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尽管大型航空公司对西南航空公司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但由于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大型航空公司,因而可以采取价格战这种最原始而且做到了任何一家大型航空公司都方法,无法做到的低成本运营。 不论如何扩展业务范围,西南航空公司都坚守两条标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