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军事国防、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工业控制。2、嵌入式系统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与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的三要素:嵌入型、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3、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专用性强; 2)实时约束; 3)RTOS;4)高可靠性; 5)低功耗; 6)专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7)系统精简;4、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处理器: MCU、MPU、DSP、SOC;(2)外围接口及设备:存储器、通信接口、I/O 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等;(3)嵌入式操作系统: windows CE、UCLinux、Vxworks、UC/OS;(4)应用软件: Bootloader5、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嵌入式微处理器(MCU、MPU、DSP、SOC),外围电路,外部设备;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无操作系统(NOSES),小型操作系统软件( SOSES),大型操作系统软件( LOSES) 注: ARM 处理器三大部件: ALU、控制器、寄存器。6、嵌入式处理器特点: (1)实时多任务;(2)结构可扩展;(3)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4)低功耗;7、DSP处理器两种工作方式: (1)经过单片机的DSP可单独构成处理器;(2)作为协处理器,具有单片机功能和数字处理功能;第二章1、IP 核分类:软核、固核、硬核;2、ARM 处理器系列:(1)ARM7 系列(三级流水, thumb 指令集,ARM7TDMI);(2)ARM9系列(DSP处理能力,ARM920T)(3)ARM/OE(增强 DSP)(4)SecurCone系列(提供解密安全方案) ;(5)StrongARM系列( Zntle 产权);(6)XScale系列(Intel 产权);(7)Cortex 系列( A:性能密集型; R:要求实时性; M:要求低成本)3、ARM 系列的变量后缀:(1)T:thumb 指令集;(2)D:JTAG调试器;(3)快速乘法器;(4)E:增强 DSP指令;(5)J:Jave加速器4、ARM{X}{Y}{Z}{T}{D}{M}{I}{E}{J}{F}{S} :x—系列号, y—内部存储管理和保护单元,Z—含有高速缓存。5、CISC(x86):(1)具有大量的指令和寻址方式(300~500条);(2)8/2 原则:80%的程序只用 20%的指令;(3)大多说程序只使用少量指令就能运行;6、处理器核的性能指标: (1)冯诺依曼 vs 哈佛;(2)CISC vs RISC(3)流水线结构;(4)超标量执行;(5)高速缓存;7、流水线(所有的 ARM 处理器):每个时钟脉冲都接收下一条处理数据的指令,只是不同部分做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