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我国于2021 年实施了民法典,其中就包括了一系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并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一、个人信息的定义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方式或其他方式记录的可以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与个人有关的信息。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民法典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法、正当和必要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未经个人同意,不得擅自收集、存储、使用、处理或者传输他人的个人信息。 2.最小化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以最小化的方式进行,不得违背收集目的进行不必要的信息收集。 3.明示 和告 知 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应当明示 收集目的、使用方式和范 围 ,并及 时告 知 个人信息的可能 的风 险 和措 施。 民 法 典 对 个 人 信 息 保 护 的 规 定 --第 1页民 法 典 对 个 人 信 息 保 护 的 规 定 --第 1页4.自主选择原则:个人有权自主选择是否提供个人信息,以及选择是否接受他人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三、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明示目的:收集方必须明示收集个人信息的具体目的,并在明示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使用。 2.征得同意: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必须征得个人的明示同意,在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个人有权随时撤回同意。 3.限制用途: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限制在实现收集目的所需的范围内,不得超出收集同意的范围进行使用。 4.保障安全: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方应当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四、个人信息的披露和转让 个人信息的披露和转让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征得同意:个人信息的披露和转让必须事先征得个人的明示同意,确保其知情并自主决策。 2.明示目的:个人信息的披露和转让必须明示目的,并且仅限于实现披露和转让的目的。 民 法 典 对 个 人 信 息 保 护 的 规 定 --第 2页民 法 典 对 个 人 信 息 保 护 的 规 定 --第 2页3.受让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