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Socket网络编程VIP免费

Socket网络编程_第1页
1/20
Socket网络编程_第2页
2/20
Socket网络编程_第3页
3/20
基于 Socket的网络编程Socket又称为套接字,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设计的网络通信接口。Socket接口最早使用在Unix系统中,Windows提供的Socket通信称为WinSock,目前存在v1.1版本(被封装在 WinSock.dll动态链接库文件中)和v2.0版本(被封装在WS2_32.dll动态链接库文件中)。v1.1版本是针对Internet而设计的,在v2.0版本中已经不再局限于TCP/IP 协议,而是根据Microsoft 提出的 Windows 开放系统架构(Windows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WOSA)模型,定义了一个标准服务提供接口(Standard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PI)。通过 SPI 编程接口,WinSock 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绝大部分的网络和协议。.NET Framework在 System.Net.Sockets 名空间提供了对 WinSock 的托管封装,提供Socket、TcpListener、TcpClient、UdpClient 以及 NetworkStream 等类来实现 Socket 网络通信。类说明Socket对 WinSock的封装和扩展TcpListener封装使用TCP 协议进行网络侦听的 SocketTcpClient封装使用 TCP 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 SocketUdpClient封装使用 UDP 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 SocketNetworkStream使用流的概念封装网络通信的数据在这些类中,Socket 类为核心类,它提供了使用 WinSock 进行网络通信的基本功能。一、网络编程概念网络中主机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协议实现的。目前,存在两种网络通信协议模型: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1、OSI 参考模型OSI 参考模型是一个多层通信协议模型,所谓开放是指允许任意两个具有不同基本体系结构的系统进行通信的一套协议族。OSI 参考模型最初是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开发,1983 年成为国际标准。OSI 参考模型将网络划分成 7 层,从上之下分别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其中,每一层只与其上下两层直接通信,高层协议偏重于处理用户服务和各种应用请求,底层协议注重于处理实际的信息传输。分层的目的是在于将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并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来说是透明且相互独立的。下图描述了一个包含通信子网的 OSI 网络通信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与物理介质的连接机制,而不是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Socket网络编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