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 4000— 前 3000 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C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2.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中的实物资料,如工具、用具等,根据下图图片提示,其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 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③D3. 1973 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4. “ 这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稻谷, ( 是 ) 献给祖先最饱满的颂词……我在捡回来的骨头上,蘸上血液和汗水,打磨( 成 ) 一只骨哨、一枚骨针、一把骨耜。”诗歌中描绘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DD5. “ 鱼跃出滻河,搁浅在史前的半坡,六千年了,还是那个游动的姿势,装点着酷似外星人的面孔,有意无意成就一个陶盆的美名。”下列与“彩陶”一样成为半坡人“符号”的是 ( )A. 打制石器 B. 骨针C. 石斧 D. 刻画猪纹黑陶钵C6. 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主食格局:“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 , 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源于几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阅读下列材料,参与问题回答。【史料析起源】材料一 (1) 请你判断半坡出土的上述工具的用途,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用途:石斧进行农业生产;鱼钩用来捕鱼。状况:会制作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捕鱼。(2) 依据上题可知,我们了解半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到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他们最有可能用什么招待你?【穴居到定居】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周易》考古发现。粟、鱼、肉等。(3) 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细心的同学发现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的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请说出各自的优点。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原始农业的出现。河姆渡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可通风防潮 , 防止野兽侵袭等。半坡聚落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适应北方冬天寒冷、夏日炎热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