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马 说 1.重点词语解释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2)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3)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4)才美..不外见 才能,美好的素质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同,一样 (6)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怎能 (7)策之不以其道. 正确的方法 (8)其真不知.马也 识别,了解 2.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 (2)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相当于“吗” (3)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喂;材通才,才能 3.一词多义 (1)策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鞭策,驱使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2)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量词,餐,顿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 4.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驱使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光,吃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数量词作动词, 行千里 (4)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尽,竭尽 5.文言虚词 (1)之虽有千里之.能 结构助词,的马之.千里者 宾语前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凑足音节,无义 (2)以策之不以.其道 介词,按照不以.千里称也 介词,凭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指千里马其.真无马邪 语气词,表反问其.真不知马也 语气词,表推测 (5)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顺承 6 .关键句子翻译(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想要跟平常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做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7.划分朗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郡,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的文章为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