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的查询》教学设计长乐一中技术组蔡玉云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第三章第二节,该门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ACCESS平台来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和技术,体验和感受数据库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进而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查询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理解为,数据表是存放数据的,而查询是从数据表中取出数据。利用查询对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查看、更改以及分析数据。也可以将查询对象作为窗体和报表的记录源。因此查询是Access 数据库应用系统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节课是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使用数据库”中第二节的内容,因此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数据查询等重要内容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1、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都没有使用过数据库,但通过前面认识数据库和构建数据库的学习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特别是Access 数据库管理软件)概念,如数据的分析与建模、如何创建数据库,如何添加删除数据。但学生对如何使用数据查询普遍陌生,因此要讲清讲透数据的查询目的。2、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样,学习习惯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分层次教学,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梯度。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查询及其作用(2) 掌握建立查询的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 问题驱动,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动手体验查询的过程,掌握建立查询的操作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2) 案例学习,自主学习:通过案例学习,形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ACCESS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ACCESS的兴趣。(2)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精神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满足任务需求的查询。教学难点:设定查询的约束条件。2 五、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次教学法、交流讨论法等。六、课时计划:1 课时。七、教学资源: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资源:营造网络学习环境。(WindowsXP、Access2003 、极域电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