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骆越古国印记 广西工人报 > 记者 曾寿梅 广西的山水多,多如广西的山歌。这里的山水,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流动着世事的变迁。 对祖先的景仰,每个民族都是虔诚的。追寻每个民族的根,又是那样令人神往。 文化,是一种符号,是民族的根,是城市的魂,我们将叩开历史的大门,踏上寻找散布在广西山山水水中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旅途,去追寻文化的根。是那样令人神往。 文化,是一种符号,是民族的根,是城市的魂,我们将叩开历史的大门,踏上寻找散布在广西山山水水中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旅途,去追寻文化的根。 骆越古国,骆越古都,龙母神话……千百年来,这些充满诗情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谜团,如同幽灵般在骆越后裔的梦中跳跃。骆越文化是珠江流域历史上最早最灿烂的篇章之一,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崖画文化、龙母文化……曾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神秘的骆越古国还在美丽的山水中留下了无数未解的历史之谜和浪漫篇章。我们将叩开大明山的山水大门,去追寻骆越古国的印记,揭开一个个神秘的密码。 神奇的龙母金洞 武明县两江镇聚群村绿昌屯,是一个古朴的村庄。村前,连绵起伏的大明山屹立着,山上的溪水汇聚成河,从村边静静地迂回流过。村子后面还是山,那山酷似马鞍。当地人叫它“马鞍山”,它远望像一个手抱小孩的老太婆,人们传说这就是龙母抱着她的养子“掘尾龙”。 1987 年 5 月的一天,“马安山”山脚下,村民韦文斌等人手执钢钎,用力地往下一戳,“扑哧”一声,一束阳光旋即沿着钢钎戳穿的孔射入一个在泥土中沉睡多年的洞口。充满神话色彩的龙母金洞就此苏醒过来……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让人眼前一亮。龙母金洞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遗址。 据专家们鉴定,龙母金洞遗址的年代距今约四千至五千年,是一个多文化层重叠的遗址,在龙母金洞中已发现了唐代和宋代的瓷片、明代的铜钱等文物。在龙母金洞附近的山坡上,上世纪 70 年代还发现过战国时代的铜鼓等青铜文物。 “圆孔器的发现证明居住在龙母金洞的古人类的生产已经从狩猎向农耕过渡,有了原始的农业。此外,这样巨大的石祖,在岭南地区却非常罕见,被人们称为„岭南第一祖‟。有石祖出现的地方肯定有它相关的文化内涵。”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全安认为。 重见天日的的龙母金洞,“岭南第一祖”的迷团,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龙母传说”在环大明山地区壮族民间口耳相传,历久不衰。 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