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前言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及生后的肺表面活性物质(ulmonarysurfact,PS)普遍应用,以及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NICU)管理手段日臻完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和严重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机械通气的方式也随之而改变。本次读书报告主要讲解机械通气针对NRDS的治疗。1基本概念23容控和压控A/C和SIMV机械通气的常用术语吸气峰压(PIP):吸气末气道内压力最高值。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呼吸道保持一定的正压。●增加FRC,增加呼气末肺泡容积●改善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使有血流的肺泡重新建立通气并维持潮气量(Vt):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新生儿一般为4~6ml/kg吸气时间(Ti):强制通气的吸气时间。●吸/呼比通常为1:1.5~2左右1基本概念23容控和压控A/C和SIMV容量控制通气(VCV)预先设置潮气量和吸气时间/流量,吸气开始,气流进入肺内,达到预置潮气量水平后,呼吸停止送气至屏气时间结束后,然后呼气。注意事项:●潮气量恒定,吸气压力可变●随着气道阻力/顺应性变化,送气压力可出现变化,故应监测峰压变化●呼出潮气量的监测压力控制通气(PCV)预先设置气道压力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气流很快进入肺内,达到预置压力水平后,通过反馈系统使气流速度减慢,维持预置压力水平至吸气末,然后呼气。注意事项:●压力恒定,潮气量可变,可减少气压伤的发生●易出现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随着患儿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变化,潮气量出现变化,故应监测潮气量变化,随时间调整吸气压力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潮气量恒定可变(通气不足/过度通气)人机同步性差(设定流速)好(自主流速)气压伤风险较多(气道压可变)较少(控制气道压)通气/血流比值(A/Q)欠佳(气体分布不均匀)良好(气体分布平衡)容量控制通气与压力控制通气比较许峰--实用儿科机械通气操作手册目前,我国治疗重症NRDS的主要通气方式仍然是PCV-SIMVVCV治疗NRDS时的缺点:●肺泡开放程度不一致,扩张肺泡与不张肺泡之间切变力牵拉致肺损伤(剪切伤)●呼吸道压过高易导致气胸、肺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专家普遍认为传统常规的VCV不适合NRDS的治疗刘郴州关浩锋左雪梅许小慧郭青云--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包括容量控制、容量保证、容量限制优点:缩短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BPD的发生等●关键:用最低气道压力保证Vt稳定●参数:潮气量、压力高限●优点:自动监测和计算胸肺顺应性和容积-压力关系调节吸气压力用最低呼吸道压力输送目标潮气量刘郴州关浩锋左雪梅许小慧郭青云--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容量目标通气(VTV)VTPC(容量目标压力控制)+SIMV与PCV-SIMV的比较疗效如何?实验对象:1.出生胎龄28~33周2.临床和胸部X线证实为III度、IV度NRDS3.出生日龄≤12h4.常规首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后仍需要有创机械通气者刘郴州关浩锋左雪梅许小慧郭青云--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刘郴州关浩锋左雪梅许小慧郭青云--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有创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低碳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并发症与转归的比较[例(%)]:认为VTPC+SIMV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PCV+SIMV1基本概念23容控和压控SIMV和A/CIMV和IPPV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IMV):又称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PPV)是指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压力和吸气时间对患儿施以正压通气在两次正压通气之间则允许患儿在PEEP的水平上进行自主呼压力时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1)频繁的呼吸暂停,经药物或CPAP干预无效;(2)RDS患儿需使用PS治疗时;(3)Fi02>0.6~0.7,Pa02<50~60mmHg或TcSO:<85%(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除外);(4)PaC02>60~65mmHg,伴有持续性酸中毒(pH值7.20);(5)全身麻醉的新生儿。应用指征《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识别患儿吸气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