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管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管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育目标较以往有所改变,即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会有所改进。近些年,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采纳2+2+X 培育模式,即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两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一些专门化课程。但这些课程设置缺乏学科间的融合性,因此必须调整日常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依据专业特色,坚持以理论做指导,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文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浅析。 1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1.1 基础性原则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稳抓专业核心课程,如电子产品装调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操作、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以及核心训练项目,如电子装配与调试技术、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验、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等。保证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并学习,避开课程设置难度较大,给学生学习上带来太大的压力。 1.2 真实性原则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职学校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以及课程学习内容上都发生根本性转变。学习环境与生产实际密切相联,实训中心或教室尽可能的是仿真工作环境或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且在实训过程中要保证生产工艺的品质要求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法律规范等。最好和当地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学生学习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学生的成长。 1.3 模块化教学原则 为了适应学生的进展要求和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在定制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学生的跨职业、跨岗位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模块化教学,主要包括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等。 (1)专业拓展模块。主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并拓宽相应知识面为目的开设的,如礼仪道德、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职业素养训练。另外,可以采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角色扮演、体验式授课以及企业专家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2)专业核心模块课程。主要是根据电子专业相关职业能力和相关岗位需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并以工程项目作为教学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3)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德育等基础性教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进行培育,为其今后的进展奠定基础。 2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