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定义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位于腰椎背侧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发生变性,撕裂或松驰,从而产生慢性腰背疼痛。概述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 腰椎棘突, 附着在棘突的表面。 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韧带,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腰5~骶 1 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 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 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如伴有退行性变, 则更易损伤。 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可因退变、 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 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一、病因病理棘上韧带起于腰椎棘突, 附于各棘突顶端而后向上移为项韧带连结于皮肤,它是索状胶原纤维组织,甚坚强而敏感,有协同稳定脊柱之作用。腰棘间韧带也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它将相邻的棘突连在一起,靠其韧性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并帮助棘上韧带及黄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30 岁以上的青壮年,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由于组织的变性,其弹性韧性降低,轻度损伤也可将其撕裂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常见的致伤原因有:1.弯腰负重损伤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但在弯腰劳动,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喷嚏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可使松驰的韧带骤然收缩,造成扭伤或从顶端撕裂,形成小血肿。特别是弯腰搬重物时, 骶棘肌处于松驰状态, 臀肌、大腿肌收缩,腰骶部成为腰椎杠杆的支点。骶棘肌在腰前屈时松驰不承力,力自然全部落在韧带上。 极易造成棘上韧带自个别棘突上撕脱损伤。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腰 4 棘突,而腰 4 以上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点落在棘间韧带, 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带上,则容易发生损伤及断裂。2.慢性劳损引起的损伤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其维持弯腰的应力,主要由棘间、棘上韧带负担, 由于韧带长时间的牵拉, 弹力可逐渐减退,并发生水肿增生及粘连, 刺激腰神经后支而引起腰痛,也可在弯腰提物时,发生部分纤维性撕裂而损伤。二、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