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为何屡禁不止 提起安全管理,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它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 29 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 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不反,事故难免。最近,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车间班组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久禁不绝,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疾”。“三违”为何屡禁不止? 病因一:安全意识不牢,时常违章。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职工由于平时不注重安全学习,安全意识树立的不牢、不实,对待安全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至于在生产现场作业中,时常不按规程措施施工,违章章作业,冒险蛮干,某些“三违”现象因看惯了、干惯了而被视为正常等等。 病因二:职工图省劲、怕麻烦。《 煤 矿安全规程》 明 确 规定 ,在井 下 严禁“爬 、蹬 、跳 ”。可有的职工偏 偏 我行 我素 ,图省点 力 气 、怕麻烦,违章爬 矿车、蹬 皮 带 、不到地 点 就 跳 车,结 果 酿 成重大事故。 病因三:安全员 责 任 心 不强 ,对“三违”视而不见。有些安全员 在生产现场查处 “三违”时,由于拉 不下 脸 ,下 不了手 ,狠 不下 心 ,只 好 睁 一眼 闭 一眼 。 病因四 :企业领 导 姑 息 迁 就 、心 慈 手 软 。部分管理人员 疏 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某些“三违”现象睁 一只 眼 闭 一只 眼 ,视而不见、见而不管,总 认 为职工干活 也 不容 易 ,存 有“得 饶 人处 且 饶 人”的想 法,造成考 核上的“心慈手软”、“点到为止”,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惯性“三违”的蔓延。有的职工说,一些领导干部抓“三违”是“会上发‘严’、平时发‘软’、出事发‘汗’”。 “三违”行为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不同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以下方面: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