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1 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1.0.2本规范适用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 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1.0.3范围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2 施工准备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 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桨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织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2.0.3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2.0.5重要或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2.0.6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2.0.7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2.0.8倒桨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2.0.9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3. 造孔3.0.1防渗墙的中心线及高程,应依照设计文件,根据测量基准点进行控制。3.0.2划分槽段时,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部位、造孔方法、机具性能、造孔历时、混凝土供应强度、墙体预留孔的位置、浇筑导管布置原则以及墙体平面形状等因素。合拢段的槽孔长度以短槽孔为宜,应尽量安排在槽深较浅、条件较好的地方。3.0.3 确定孔口高程,需考虑:(1) 施工期的最高水位;(2) 能顺畅排除废桨、废水、废渣;(3) 尽量减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