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这 3 个诀窍,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明德,明德天下。从这个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来,格物,是最基础的事情。虽然我们经常听古人说“格物致知”,具体如何实践?很多人还是感到一头雾水。“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这 3 个诀窍,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第 1 重境界:格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达到融会贯通。朱熹基本继承这种说法,他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这和现代科学研究、推理方法,是一致的,通俗地说,格物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比方说,有 3 个人,面对一块看起来普通、但形状好看的石头。A 说,这是一块糙石,没什么用,丢了。B 说,这块石头看起来很有艺术美感,可以留着,练书法时用来镇纸。C 用手掂量一下,又详细询问了这块石头的由来和产地,最后他认为这块石头可能含玉,找来鉴定专家,果然是一块璞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A 的格物能力最低,B 稍微好一点,C 的格物能力最高。Bai 爲百度百度首页“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这 3 个诀窍,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易说莲花发布时间:18-12-1116:15 优质创作者格物致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明德,明德天下。从这个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来,格物,是最基础的事情。虽然我们经常听古人说“格物致知”,具体如何实践?很多人还是感到一头雾水。“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这 3 个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