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形态,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表现能力强、灵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点。从微课的开发到使用,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十分显著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微课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和特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微课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微课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近年来,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新课程要求老师不是简单地教,而是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已知知识的巩固,特别是重点、难点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老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了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关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制作微课,而不是从老师的角度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 5 至 8 分钟,最长不宜超过 10 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 40 或 45 分钟为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精简,因此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