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李克绍胃痛治验:理中汤治胃痛验案李克绍胃痛治验:理中汤治胃痛验案 李克绍(1910~1995),山东牟平县人。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讨论和教学工作,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著作有《金匮要略浅识》(王万杰、刘洪祥合作),《伤寒论讲义》,《伤寒解惑论》和《伤寒论语释》等。现择其以经方治胃痛经验如下,供参考。 李老临证多年,总结出中医治疗胃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溃疡面愈合的清热、祛寒、养胃等治本的方法,现分述如下。 涤痰止痛 凡胃痛表现有口干,口黏,或呕出黏液等症状者,就是胃中有痰浊。这样的痰,都胶着难消,或嵌入溃疡的龛陷之中,既难清除,也不易搜剔。对于这样的痰,轻者用清热化痰法,仿丹溪海蛤丸方加减。如效果不大,兼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则改用小胃丹。《金匮要略》中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切勿看作是单纯治心绞痛的专方,用来治痰饮痹阻的胃痛,都有很好的疗效,且药性平和,有利无弊,临床应酌情选用。 攻下止痛 “瘀”,是胃肠道的瘀滞。据临床经验,凡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通过现代医学检查,大都有十=指肠球部溃疡存在。在对症用药之后,有的泻下自冻状物、烂肉状物,或黑色坚硬的粒状物,以及异常坚硬的粪块等。因此可知,这些瘀滞物,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液混合积久而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胃肠道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痛苦加剧,而且由于胃肠蠕动迟缓,能使大便干结,多日不大便,以及暖气、食少、腹部阵痛等症。也常伴有胃痛的一般常见症,如脘部常怕风冷、不敢吃冷食等。治疗这样的胃痛,可选用遇仙丹、大黄附子汤等有泻下作用的方剂。 例 1:患者,男,56 岁。胃痛多年,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数年无效。据述从前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而反发干,大便常常干涩不爽快,据此推想,此乃素有里湿,湿结成瘀。因仿遇仙丹方,去皂荚,用黑丑 6g,槟榔、莪术、大黄各 9g,水煎服。连服 2 剂,大便泻下白冻一大堆,腹中顿觉轻松。后酌加薏米、苍术等祛湿药调理,终至饮食正常,症状消逝。 例 2:一男性农民,年 40 余。脘腹痛多年。每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从前服过的药方,大多是枳实、厚朴、大黄等行气泻下药,其中大黄有用至 308 者,但大便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