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聚|糖|制备 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是由 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具有促进人体双岐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这类低聚糖包括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乳糖、棉子糖、低聚木糖、水苏糖、低聚壳多糖、低聚龙胆糖、低聚帕拉金糖、海藻糖等。 现将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介绍如下: 一、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haride,简称 IMO )是指葡萄糖基以 a-1,6糖苷键结合而成单糖数在 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其主要成份为异麦芽糖((Isomaltose)、潘糖(Panose)、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及异麦芽四糖等。 1. 制备方法 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大致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利用糖化酶逆合作用,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将之逆合生成异麦芽糖、麦芽糖等低聚糖;但由于产率低,产物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难以工业化大量推广。二是以淀粉制得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a-葡萄糖转苷酶催化发生 a-葡萄糖基转移反应而得。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一般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工艺,技术以日本最为成熟。 工艺流程 淀粉→ 调浆→ 淀粉乳→ 喷射液化(a-淀粉酶)→糖化(β -淀粉酶,α -葡萄糖苷酶)→灭酶→过滤(硅藻土)→脱色〔活性炭) → 脱盐(离子交换树脂)→ MO糖浆 IMO-50(糖浆)→喷雾干燥→ IMO-50糖粉 → 真空浓缩→ 柱分离→MO-90(糖浆)→ 喷雾干燥→ MO-90糖粉 2.工艺简介 淀粉加水调制成 30 %淀粉乳, 调节pH 6~6.5,加耐高温a-淀粉酶、90 ℃喷射液化液化至 DE值为 6~10,按 1kg淀粉加β -淀粉酶和真菌α -葡萄糖苷转移酶 2 ~ 4 g,于pH 5、60 ℃反应72h ,反应完毕进行灭酶,用藻土助滤,滤清后活性碳脱色,再经阴阳树脂混合床离交脱盐,真空浓缩可以得到浓度 50 %的糖浆,经喷雾干燥可得50糖粉成品。真空干燥后如果上柱分离葡萄糖、麦芽糖可得到 90糖浆,经真空干燥得90粉糖。 3. 实际操作注意事项 (1) 要严格控制连续喷射液化工艺条件,既做到全部糊精化,又控制较低 DE值。 ① 确定底物浓度 ② 选择液化温度和液化酶 ③ 选择合适的 pH值 ④ 控制液化 DE值 (2) 要严格控制糖化和转苷等生产关健工序 ① 选择合适糖化酶 ② a-葡萄糖转苷酶固定化 ③ 探索糖化转苷同罐同时进行工艺条件 (3) 利用先进的净化分离技术 在净化分离技术方面,要推广树脂吸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