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青年流行文化调查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青年处于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青年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于青年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青年也在创造和累积具有自身属性的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就是其表层的、集中的,也是颇为典型的代表。今夏,“超女”浪潮风靡全国,达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这也是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的。这些流行文化,看似各有特点,形成的源头又不尽相同,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及群体思想状况紧密相联,流行文化尤其能够反映一个群体的普遍的思想状况,甚至是塑造其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社会化机制。大学青年流行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而这恰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必要工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兴趣取向和文化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表态,但他们又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等方面特征而与社会其他青年群体有所不同。所以,要特别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具体研究。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和北大传统,北大青年文化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先锋性和反哺性等重要特征。以这样的文化特征为基调,容涵社会文化及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加上校园原创文艺的新鲜空气,北大青年流行文化也形成了自身的突出特色。了解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北大青年流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挥怎样的功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怎样的思想状况,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因素,北京大学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联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团委调查工作室,以“青年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着眼点,以“北京大学青年流行文化” 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 2005 年11 月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