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军事教程第一章中国国防1、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2、信息化国防与军队实力:必须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3、国防是为国家根本利益服务的:①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防的基本职能②家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保障③强大的国防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4、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着国防性质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中国)中立型联盟型5、国防斗争历史的启示:(1)经济科技的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拥有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军队是捍卫国防的重要保证(4)全民的国防观念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6、“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了“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国防的必由之路”这一基本方针。7、国防法规:是规范国防及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总称8、兵役法:1955年7月30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兵役法》并实施9、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的意义:(1)接受军事训练是学生履行的兵役义务的重要形式(2)是加强国防的后备力量的建设的重要举措(3)军训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培养令行的作风、团队关念和增强体魄等)(4)提高全体公民的国防观念10、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11、国防动员的内容有: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12、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13、第二炮兵:1966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了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14、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第二炮兵(即陆军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射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第二章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名词解释: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战争,革命军队和中国国防问题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1)、人民战争思想(核心)(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4)、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5)、毛泽东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2)、具有很强的名族气息(3)、具有普遍的真理性意义2、人民战争思想地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含义:是指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进行的战争。两性特征: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群众性理论依据:(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4)、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3、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必须解决好三个前提(1)、增强全国的国防战略观念(2)、增强综合国力(政治凝聚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3)、完善战时转向机制三种新型战法的研究与应用:三种战法:非对称作战、强敌致命的特点、三种新作战样式(网络战、特种战、威慑战)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强的民族气息、普遍的真理性意义第三章战略环境1、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问题2、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从未改变的原因:(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核心(4)、南北矛盾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民族宗教矛盾和恐怖主义、对总体趋势的国际局势构成影响和破坏。3、世界战略格局:就是指对国防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4、世界形势的总体缓和的原因:(1)、大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2)、世界和平力量明显的增长(3)、核武器的强大毁灭力遏制了世界大战争的爆发5、局部动荡的原因:霸权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国际恐怖主义6、2008---2010年是我国安全形势的不寻常的几年,(1)、不仅面对金融危机的强劲风爆(2)、而且面对“台独”“藏独”以及“东突”恐怖主义的兴风作浪(3)、面对冰冻和强烈地震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