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细胞分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各种组织细胞的特点,能够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2、通过观看图片,师生交流,能够说出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阐述细胞的全能性。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的全能性);2、基本技能(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及讨论分析,培养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基本思想(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态度);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细胞全能性的学习,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养成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社会热点等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3、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关系(二)教学难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三、教材分析“细胞的分化”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1 第 6 章第 2 节的内容,由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两部分内容构成。细胞分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个内容是个体发育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和核心。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建立在细胞分裂基础上的变化。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核全能性的具体应用——克隆技术又是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习遗传、变异打下基础。同时,本节知识与当今许多科技新进展热点问题都有紧密地联系,因此能联系实际了解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也会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的积极性。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较深刻,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可通过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物个体发育过程,植物个体发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早期胚胎中彼此相似的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发育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相同的细胞。从而认同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在学生理解了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后,可引导学生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探究细胞分化产生的稳定性差异是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最后通过类比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意义。四、学生情况初中生物课本已对“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的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学生又刚学完“细胞的增殖”,所以对个体发育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关于分化的本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基因的表达,所以会比较抽象难懂;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技术等知识,学生既无直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