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明家、工程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T aylor.F.w,1856一 1915),出身于费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因夜读过度,视力受损,虽考上哈佛大学亦未能就读。1875年进一家小厂当徒工.三年后转人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先后当过勤杂工、机工、工长、设计室主任等。1881年 25岁时开始进行劳动时间研究,这就是他后来创立的管理科学的基础。要点是,仔细观察每一名工人,减少他在操作中浪费的时间和多余的动作,即可大幅度提高一个车间乃至一家工厂的生产效率。他利用晚间自学,于 1883年获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位。28岁时任米德瓦尔公司总工程师。他拥有 40多项专利,满可当一名专职卓越发明家,但他醉心于科学管理。34岁时离开公司独立开业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45岁退休后,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演讲,宣传他的一套工厂管理的科学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泰勒制”。 “泰勒制”的要点是 (l)研究工人操作的时间和动作构成,制定出标准操作方法和时间定额;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3)按标准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 (4)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使管理工作专业化。泰勒制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它“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列宁)。泰勒的管理原则和泰勒制的出现,促使工厂生产管理从经验管理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泰勒于 1906年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及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⑴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78年,22岁的泰勒来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泰勒从一个普通工人升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总技师,最后成为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先后担任过投资公司总经理,从事过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 1906年,泰勒担任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 1915年,在一次发表演讲的归途中,泰勒患了肺炎,在刚度过五十九岁生日的第二天于医院病逝。泰勒被埋葬在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 ⑵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泰勒在一生中从事了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车间的生产活动和工人的劳动状况非常熟悉。他还是生产技术的行家,在技术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