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送子由使契丹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哲宗 元祐 四年( 1089 年),其时,苏轼 54 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契丹 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 916 年。 阿保机 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 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宋自真宗景德 元年( 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1][2]. 精品⑴适:往。⑵驿骑:犹言“驿使”, 传驿的信使。 凌:冲冒。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 汉书 · 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⑷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⑹“单于”二句:《新唐书 · 李揆传》:“揆美风仪, 善奏对, 帝(肃宗) 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 精品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精品[1][2][3]白话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 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1]文学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 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 岁前与兄住在一起, 未曾一日分离。 23 岁进入仕途, 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 苏辙受累不怨。. 精品在“乌台诗案”中, 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 感人至深。 故《宋史· 苏辙传》 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