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MgZn 掺杂孔雀石和 AlZr 掺杂绿铜锌矿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讨论中期报告本项目旨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讨论 MgZn 掺杂孔雀石和 AlZr掺杂绿铜锌矿的性质。本报告为中期报告,主要介绍项目进展、所采纳的计算方法以及初步的计算结果。一、项目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以下工作:1. 搜集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了孔雀石和绿铜锌矿的基本性质以及掺杂对其性质的影响。2.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讨论了 MgZn 掺杂孔雀石的电子结构、密度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与未掺杂的孔雀石进行了比较分析。3.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讨论了 AlZr 掺杂绿铜锌矿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并与未掺杂的绿铜锌矿进行了比较分析。4. 利用 VASP 软件对上述体系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计算结果。5. 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探究了掺杂对孔雀石和绿铜锌矿性质的影响。二、计算方法本项目采纳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的计算方法,运用VASP 软件对体系进行计算,对电子结构、密度态密度、结构稳定性、磁性和光学性质进行讨论。计算采纳了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下的 Perdew-Burke-Ernzerhof (PBE)交换相关势,采纳了平面波基组和超软赝势,使用了 Methfessel-Paxton 的广义 Fermi-Dirac 分布函数进行积分。三、初步计算结果1. MgZn 掺杂孔雀石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孔雀石的晶体结构发生了略微的变化,但是基本保持不变。MgZn 掺杂使得孔雀石的导电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其光吸收功率。此外,MgZn 掺杂孔雀石的密度态密度图显示,掺杂后系统的主要贡献是来自孔雀石中的氧原子和 MgZn 掺杂所引入的杂质。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AlZr 掺杂绿铜锌矿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绿铜锌矿的晶体结构发生了略微的变化,但是基本保持不变。AlZr 掺杂使得绿铜锌矿的磁性产生了变化,并且能带带隙变大,使得光吸收系数变小。此外,AlZr 掺杂绿铜锌矿的密度态密度图显示,掺杂后系统的主要贡献是来自绿铜锌矿中的 Zn 原子和 AlZr 掺杂所引入的杂质。四、下一步工作1. 继续讨论 MgZn 掺杂孔雀石和 AlZr 掺杂绿铜锌矿的性质,深化探究掺杂对其性质的影响。2. 进一步完善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提高计算精度和稳定性。3. 探究不同掺杂浓度下孔雀石和绿铜锌矿性质的变化。4. 对讨论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分析,撰写最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