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语言领域教育总目标(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三)指导要点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4~5岁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1、鼓励幼儿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2、引导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学会有礼貌地与人交流。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1、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和理解日常生活用语、成人要求、儿童文学作品以及与其生活经验相关的语言信息。2、引导幼儿知道能从图书、电视、电脑、广播、口头交谈等多种途径得到信息,从中获得知识和感受快乐。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1、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提问,积极回答问题。2、创设机会鼓励幼儿敢于在人多的场合下自然、大方地讲话。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1、吸引幼儿喜欢读图书,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2、导幼儿能从前至后有顺序地阅读,认真观察和理解画面内容,了解故事的情节线索。认识页码。3、引导幼儿喜欢听儿童文学作品,会复述故事、编制故事;学会和仿编诗歌。4、引导幼儿学会有序地收放图书,知道爱惜图书。5、在绘画、操作等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笔的控制能力,坐姿正确。6、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名字。五、学习和运用普通话。1、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鼓励幼儿正确运用普通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语言)目标小班中班大班年龄特点3~4岁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有些音发得还不够准确和清晰。此时是他们语音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幼儿已经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其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具体化。4~5岁幼儿基本上能够发清楚大部分语音,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他们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在使用简单句的基础上,其语言逐渐连贯起来。5~6岁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能够清楚地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能听懂更多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因果、转折、假设关系的连接词,掌握表示类概念的词汇;能用语言描述事物发展的顺序,并且会有意识地组织句子,表达时运用各种语气。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在生活中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1、鼓励幼儿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2、引导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