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 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 .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 ) 母语与外语 (2 )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 ) 目的语与媒介语 2 、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 )基础理论 (2 )应用理论 (3 )应用研究 (4 )教育实践 (5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 、学科特点 (1 )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 )交际能力 4 、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 )1 9 4 9 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 )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 )学科地位的确立 (5 )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 朱德熙 邓懿 王还 杜荣 二、 教学模式 1 、 教学法 2 、 教学模式 3 、 语法翻译法 4 、 阅读法 5 、 听说法 6 、 全身反应法 7 、 团体学习法 8 、 暗示法 9 、 自然法 1 0 、 交际法 1 1 、 任务式教学 1 2 、 侵入式教学 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 、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 、 课程设计 3 、 教学大纲 4 、 结构大纲 5 、 功能大纲 6 、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 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 )《老乞大》 (2 )《语言自迩集》 (3 )《汉语教科书》 (4 )《基础汉语课本》 (5 )《实用汉语课本》 (6 )《中文听说读写》 (7 )《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 ) 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 ) 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 ) 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 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 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 . 习得与学习 2 . 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 . 语言习得机制 4 . 中介语 5 . 普遍语法 6 . 母语迁移 7 . 化石化 8 . 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 . 个体差异 1 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 对比分析 (1 ). 对比分析 (2 ).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 偏误分析 (1 ).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 ).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 ).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 ) 偏误的五个来源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