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缘起 余年少即皈依佛门,深信因果。每当阅读《佛说三世因果经》,如撼雷震耳,令人猛醒。渴望有幸能看到更多有关阐扬因果报应诸书用以弘法。 以此因缘于去年冬,适有居士从韶关带来一部《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赠我,如获至宝。愿发心翻印,广结法缘,以申吾愿! 该书系由孙果森居士整理出版的,原著未曾见过,如此翻印,难免有以讹传讹之虞。仔细一看确有出入,但愿不虚发,故冒昧将原书名改为《因果问答录》,采取问答式,删去绘图,反复修正,以尽我心! 望见闻者,作难遭遇想。旨在劝化世人,回心向善,共沾法益,以匡世道,同享国泰民安之福!吾愿如斯,希与同道共勉之。 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以匡不逮,务期道业宏通,止于至善,是为之起。 释正法 谨识 警策 心 欲问祸福、但赁心地; 命自我立、相由心生。 寸心不昧、万法皆明;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三点如星布、一勾似月斜; 禽畜皆从此、成佛也由他。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主宰命运之主人。 2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问答录 梁武帝,即昔日萧衍帝。是一位乐善好施爱修行的人。拜当时高僧志公禅师为国师,且得师指明究竟,一心向佛。惟有郗氏皇后,心不信佛,憎妒宫人,不敬三宝,造业深重,死后堕落变作蟒蛇之身,痛苦万份! 一日武帝于宫中,夜卧不得眠,起往乘凉阁纳凉。忽然间听得殿下有嘎吱之声,武帝举眼一观,只见一条蟒蛇游至殿下。 帝见失色!叹而言曰:朕宫严谨,为何有此蛇怪?只见此蛇口作人言,告知我主不要心惊,我乃是昔日宫中郗氏遭贬。如今堕落受此苦报,尚且无穴藏身,肚中饥饿,遍身鳞甲,诸多毒虫吮食,恒受痛苦。只得乞赖我主,慈悲为本。怜念昔日夫妻之情,施恩救拔。吾若得脱此苦,衔环当报,不负主恩。 武帝闻听,魂飞魄散!昏倒龙床,良久方苏。却见蟒蛇坐守天明,嗟而叹曰:人若不行善,岂能得超升?是故即发诚心,请教志公国师。 启问我师:不知我郗氏夫人为何缘故,死后堕作蟒蛇之身? 师曰:此郗氏娘娘,生前嫉妒六宫、不敬三宝、不修片善。把宫中视为天堂,倚福受福,不信因果,不惧罪业报应,造无边恶业。所以被值日功曹,具录文簿,奏上天庭牒下冥司,依罪受判,失落人身,受此蟒蛇之报。 帝复问:尚乞我师,云何忏悔,超度他去? 师曰:若想救拔超度,必然我主发心,合宫斋戒,大办斋供,延请高僧,启建道场,称扬佛法。我主亲自礼忏诵经,投诚忏悔,乘佛力荐拔,始得脱离苦海,超升天界也。 武帝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