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 计划总学时:3 6 实践学时:1 8 适用专业:种植专业 制定人:植保教研组 制定时间:2 0 1 1 年 4 月 一、课程性质、任务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跨越多个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综合技术课,是一门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应用技术课。在现代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等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为许多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在生物类专业和农艺教育专业中均被列为专业技术课。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该门课程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微生物学、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掌握本技术可以独立从事相关产业的研究工作,如植物种苗快繁的工厂化生产,种苗脱毒等,在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更能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作用。 在熟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等前期课程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四大工程中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取得经济效益最高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特色 课程根据行业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以下五个行动领域:实验室设备和一般的操作技术、培养基及其配制、外植体选择接种与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植物营养器官离体培养,依据植物组织培养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任务的难易程序,学时分配的合理性和教学组织的可操作性前提下根据认知及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确定学习领略的课程体系。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生物类和农业类的专业课程,为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本课程安排一个学期完成(安排在第二学期)并与前导和后续课程密切配合,前呼后应、相辅相承。 1 、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该课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5 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模拟生产、真实培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按照植物组织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确定、实施,并对培养过程进行检查与评估,能熟练进行:选外植体、培养基的配制、愈伤组织、器官离体培养, 2 并结合不同品种,解决生产常见问题,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