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国产化率 客观衡量创新成果 A、定 义 什么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这个概念最起码涉及到四个基本概念,即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国产部件,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定义。笔者就从这四个概念入手,力争给“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什么是核心部件?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用这个概念,却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标准答案。在综合各家之长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核心部件绝大部分是用核心技术制造的部件;核心部件是装备中不可缺少的专用部件或材料工艺水平很高的通用部件。核心部件既具有链式结构的特点(直线型),它存在一个原理、技术或工艺门槛,不满足这个最低要求永远也不会生产出核心部件;核心部件也具有网式结构的特点(非直线型),即使做出了核心部件的部分零件,也不一定能做出核心部件的所有零件。 什么是核心技术? 笔者认为,核心技术可以定义为某个领域某个行业由极少数国家极少数企业掌握的技术,这种技术客观形成了技术垄断,不仅能带来巨额利润,还能用来打击竞争对手。 核心技术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企业基于对产业、市场和用户的深刻洞察,长期孕育形成的,有独特的市场价值,能够解决重大的市场问题。同时,核心技术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代价高,需要一个稳定的队伍、一种激励机制、一种超前的理念和一个科学的流程。因此,核心技术是一个科研体系一个技术体系,包括工艺、设备、配件、原材料、实验室技术、基础理论、中试、工艺样机生产等一系列评审、市场调研等等。 笔者认为,核心技术又可分为技术核心和设计核心。技术核心是在基础理论基础上,在确定技术路线情况下支撑产品实现的技术选择中的关键部分。如东方电机为解决水轮机转子叶片在高水头条件下振动问题,由国外对转子外条件的改善技术上转移到对转子本身的重设计采取燃气轮机涡轮叶片设计思路。 笔者认为,完成这条思路的技术和工艺,就是核心技术。 设计核心技术的代表为韩国在通讯业的发展,在外观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结合日本等国的制造技术形成韩国核心技术。 我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困境实质上是在研究与发展(R&D)上的薄弱。也就是说,我国基础研究的不足使得核心技术的创新异常艰难,或者说目前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已经不能支持自主创新。要实现自主创新,只有在基础研究中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的实现等,才能支撑发展出来相应的技术群框架。 什么是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