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彬县龙高中心小学 孙化志 教案背景: 当前,在有效教学不断趋于成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初见雏形的教学新形势下,我校区在狠抓课堂教学、细化教研教改的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推门听课”等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不断将精品课推向科学化、高效化。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我们必须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和了解了生物的一些特征,尽管学生对显微镜的发展史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对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生物在“微观世界”方面的特征,更是知道很少。本课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并亲自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生一定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而,我怀着大胆尝试、力求高效的初衷,特设计本课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单位。本课首先介绍了 1 6 6 3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发现软木细胞的故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并激励学生的观察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必须撕去洋葱表皮薄而透明的薄膜,需要制成装片,才能在显微镜下便于观察。制作装片具体方法仿照教材图片的形式和方法去做。 第二部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七个步骤和方法,应简单概括归纳为五个步骤,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第三部分:观察、记录、描述洋葱表皮细胞。本部分要求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并绘图,再比较三次观察到的图像有什么不同;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用语言叙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 2 、显微镜是精密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 .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 .培养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 .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