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评课稿 《白杨礼赞》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散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白杨礼赞》评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白杨礼赞》评课稿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鲍老师在处理这篇教材的时候,目标明确,从分析白杨树的形象入手,细致深化的分析白杨树的干、枝、叶、皮。从分析中表现出白杨树所蕴含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的气质。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表面上在写树,实际上在写人。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篇的一个重点,鲍老师首先出示象征的概念,然后叫学生比较白杨树和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整个讲解过程思路清楚,有条不紊。在讲解过程中又不失时机的进行句式的练习和复习。并探讨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这样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训练了句式,更是让学生了解、体会了所蕴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整堂课,鲍老师重视朗读训练,个别读,集体读,范读。通过朗读这个环节,来体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这过程中,老师善于指导,指点,如当一个同学朗读还不够到位的时候,老师提示:读的时候要有一种仰视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指导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去实行。朗读训练中,老师不断给学生以信心,当一个男同学,因慌张读得不尽人意,老师不是再叫一个同学重读,而是再给他一个机会,并且进行恰当地指导,果然受到明显得效果。 整堂课,鲍老师基础知识落实扎实,注重文本的作用,重视字词的咀嚼和遣字造句的妙用。避开了一般公开课华而不实的毛病。 从整堂课来说,我觉得学生活动还不够,老师讲得较多,很多时候学生缺乏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朗读还可以加强,如第七段反问句式的逐层加深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 《白杨礼赞》评课稿 一、初中语文大纲要求: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能领悟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材地位、作用的确立: 《白杨礼赞》所在的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本单元目标: 1、欣赏所选的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散文叙事、记人、描景、状物的写法 3、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