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蜗牛不放弃》有感读《蜗牛不放弃》有感 《蜗牛不放弃》这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孤独症儿童家庭群体为主角的全景式纪实作品。本书围绕国内孤独症儿童家庭在就医、教育、情感纠葛,社会接纳等方面的种种遭遇,着重讲述了包括作者一家在内的七个孤独症患者家庭生活的故事,共涉及三十几位被采访者。作者力避祥林嫂式的悲情倾诉,以细致柔和的笔触描写孩子与父母、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与牵引的故事。 是的,他就是一只小小的、慢吞吞的蜗牛。你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高度对他来说如同登天。但是他在爬呢,不管你看得见看不见,不管葡萄是不是还在枝头,他一直都在爬。不管多么难,他从未放弃。 阅读了《蜗牛不放弃》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多么伟大,在《矛盾与挣扎》这篇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位母亲,孩子的孤独让她的心陷入低谷,面对自己的孩子他在坚持的同时也处于矛盾中,面对自己毫无感情和反应的孩子,她的心也凉到了极致。 这样类似的故事,我们班上也有这样的家长,他们无望过痛苦过,但依旧要振作。家里有自闭症的孩子,不是天塌了,虽然与普通家庭不同,但渐渐地,他们会和孩子一起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模式,并且活的有滋有味。 有些家长一心想的是不要让别人知道。假如不让别人知道,好多路已经堵死了,所以应该让你对你孩子有影响的人知道,假如你瞒,就会总怀疑别人在说你,心态越来越不好。 家长应先学会接受孩子,接受不是就任命了,我们是在传达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也喜爱他,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就能感受到爱,才能和父母产生感情。 接受不会使家长轻松,这是一个痛苦的历程,接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蜕变,对于家长心理的调整很重要的是:只有学会看到孩子好的方面、进步的方面,才能使得你的心境变得更好。 作为一名特教的班主任,我接触的自闭症孩子比书中介绍的孩子情况较好的多,班上有位 7 岁的孩子,他除一些简单的模仿会做,其他的都不会做,特别是生活自理方面的,不会穿衣、不会洗澡洗头、不会自理大便、严重挑食入校已经快一年了,别的孩子都有进步,就他进步不大,甚至说好像根本就没有进步,作为他的班主任,我跟他们父母一样的着急,孩子越来越大,以后该怎么办呢?有的时候真的是着急,有的时候甚至想躲避,但看了这本书的故事后,我要充满了力量和希望,我明白:孩子在改变,只是速度太缓慢,以至于我们不能觉察,我知道他就是一只小小的,慢吞吞的蜗牛,我不会放弃,我信任,只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