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考核册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1-4 章)一、填空题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 全面性 、普及性。2、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原则:上下结合的原则、专家行政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原则。3、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动员阶段、试验阶段、实行阶段和巩固反思阶段。4、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为:追求公平与效率,实现发展目的。5、全民教育的内涵重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 和 教育的普及化 。6、教育目的是社会对于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详细原则和规定。7、由美国科学增进会着手制定的《美国 2061 计划》 提出了美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设想。8、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的,意在让学生掌握超越时代不变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性、充斥生机的健康体魄,具有自己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以及迅速精确地适应社会变化等能力。9、确定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的的理论根据重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根据人才观与人才素质构造的理论、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10、现代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强调单一的教材原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 、 环境四原因的整合。11、《美国》中,在课程设置方面明确提出,继续加强自 20 世纪 60 年代课程改革以来备受关注的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简称“新三艺”)课程和历史、地理两门学科,从而将英语等五门学科确定为关键学科。12、英国提出的国家课程的四大目的是:赋予权力、建立原则,增进持续性和一致性,一直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推进公共理解。13、现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趋势重要有: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一直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能,培养创新精神,重视信息技术知识,重视个人知识。14、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是现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构造变化的一般趋势之一。15、布鲁纳提出的构造主义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构造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16、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照三个原则:基本性原则,范例性原则和基础性原则。17、魏书生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进行“学法指导”,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两条最...